- · 区域经济评论版面费是多[01/26]
- · 《区域经济评论》投稿方[01/26]
- · 《区域经济评论》期刊栏[01/26]
艰苦边远地区等级划分(5)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韶关,这些年一直被广东耽误的城市,韶关与湖南郴州地缘相接,很多习性都是一样的,韶关的气候与广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,所以很多人把韶关看作是湖
韶关,这些年一直被广东耽误的城市,韶关与湖南郴州地缘相接,很多习性都是一样的,韶关的气候与广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,所以很多人把韶关看作是湖南在广东的一个城市,的确如此,韶关市区,有很多湖南人在做生意。韶关的交通还是不错的,地处京广和京广高铁大动脉,是南下广州的必经之地。但是这些年韶关的经济转型速度过慢,导致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优势跟不上珠三角地区。未来的韶关,在经济上要更快的吸引优势产业,打造自身的产业集群,做大做强。
梅州和云浮,这两个城市太苦了,去过几次梅州,梅州籍的老板很多,包括温氏家族,温春青、包括五华很多商人,在全国都是赫赫有名,但是梅州本地的经济体量还很小,发展形势不太好,在一次饭局上,偶然认识了梅州籍的一位地产商,他的产业在深圳,很少投资梅州,并不是他不关心家乡的发展,而是梅州的产业配套、经济实力、包括交通都落后,光靠自己一己之力,很难在梅州发展,所以,梅州经济要发展,先把产业集群和交通搞上来才是王道!
云浮是一座石头城,石头就是这座城市的特产,去过云浮几次,当地都是做石材生意,产业非常单一,由于石材加工对水和空气的污染很严重,所以,云浮给人的感觉不太好。如果云浮要发展起来,应该要走多元化的方向,尽快把低端产业淘汰。
粤东和粤西这两块区域相对来说比粤北好一点,但是与珠三角还是存在很大的距离。
以湛江为例,这座城市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,经济还是非常发达的,但是到了21世纪,经济的发展速度开始跟不上珠三角,在新一轮的经济转型上已经慢了一拍,传统产业和重工业依然是湛江的主导,而高新技术产业在湛江才刚刚开始,未来随着北部湾城市群的规划,以及湛江被定义为广东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,相信湛江的经济会迎来一次较大的发展机遇。
汕头作为粤东的中心城市,以及广东省的剩余副中心,虽然汕头也是经济特区,但是经济总量却落后了,汕头的经济衰退与湛江的原因是一样的,都是没有赶上一波经济转型和升级的红利,大量的潮汕人和湛江人选择来到深圳发展,把深圳列为第二故乡,所以,导致家乡人才流失,经济发展自然落后了。
总结每个城市的经济发展,都有各自的命运,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种,但是成功的原因却大致相同,都是因为在某一个历史节点,抓住了时代的发展脉搏,最终,被时代推着往前走,想不领先,都很难!我们很难判断哪一个机遇就是时代发展的脉搏,我们唯有珍惜每一次发展机遇,才能不被时代所抛弃!
你们地区退休正副处级干部养老金能拿多少?
说公务员金饭碗的有点牵强附会,个人感觉金饭碗应该是月工资在15000元以上,年综合收入在25万元以上的职业才称得上金饭碗(银行、电网、两桶油、烟草、通信公司处级干部配得上金饭碗)。公务员说铁饭碗还差不多,公务员铁饭碗在于它的稳定,且工资待遇一般,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和金饭碗一点都不相符。
我所在地区处级干部退休前工资大概在7000元左右(县级处级干部工资更低),公检法司的处级干部在9000元以上,但是退休后处级干部退休金大部分都在5000元多一点,处级干部退休后不在享受车补、公务员年终考核奖,公检法司处级干部退休后还要去掉各种行业津补贴,比如警衔津贴、司法津贴、执勤津贴等。
处级干部工资和退休金猛一看挺高,但是仔细想一想,诺大的一个市,处级干部也就几百号人(包括县区),他们都属于体制内精英和决策层,按照他们的地位和付出,这人些工资并不是很高。你从全市企业挑出前几百号人,平均工资绝对是处级干部评均工资的两三倍不止,但是工作强度、思想压力真不一定有体制内处级干部大。
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,欢迎大家讨论留言!
同一地区不同部门公务员工资一样吗?
自从近年来多次规范了工资补贴发放工作,同时各级加大了巡视和审计监督力度之后,同一地区,在相同工龄级别的情况下,市直各部门的公务员的工资基本上是一样的,差别甚少,个别市直部门的公务员会享受特殊岗位补贴和其他补贴,会造成工资总额上有所差异,但一般不大。但同一地区的情况还有一类单位叫垂管部门,他们的工资计算与地方市直部门的工资计算有所不同,差别会比较大,下面老韭从本地的实际情况简单分几类说说吧。
一、垂管部门。这些部门主要包括税务局、烟草局、供电局、公路局、气象局、两院等等,这些部门的工资标准跟地方部门是不一样的,他们跟随的是上一级相应部门的工资标准,比如县税务局跟随的是地市税务局的工资标准,县法院跟随的是市法院的工资标准等,一般来说会比地方部门的工资高,特别是烟草、供电部门等工资,大概是地方部门的两到三倍,还有两院等公务员的工资大概比相应级别的地方部门公务员工资高50%左右,其他公路、气象、税务等部门大概比地方部门高30%吧,这些是垂管部门的优势。
文章来源:《区域经济评论》 网址: http://www.qyjjplzz.cn/zonghexinwen/2022/1206/1013.html